[推薦] How to Do Great Work

Source

https://www.paulgraham.com/greatwork.html

Summary

  • 選擇你擁有天賦、深感興趣且有廣闊發展空間的工作:這代表你需要找到你擅長且真正熱愛的事物,第三個標準(有發展空間)通常雄心勃勃的人不會太保守,因此重點在於前兩者。
  • 透過實際動手來找出你想做的工作:你還年輕時,往往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或各種工作是怎樣的,所以最好的方式是邊做邊摸索。即使一開始猜錯了也沒關係,因為了解多種事物有助於發現不同領域間的聯繫。
  • 培養自主專案的習慣,不要讓「工作」僅僅是別人要求你做的事情:如果你將來做出了偉大的作品,它很可能源於你自己的專案,即使是在一個更大的計畫中,你也會是推動自己部分的人。
  • 讓興奮的好奇心成為偉大工作的引擎和方向舵:專注於你過度好奇的事物,那種會讓大多數人感到無聊的極度好奇心,它不僅會驅動你,也會指引你該做什麼。
  • 學習足夠的知識以抵達知識前沿,然後找出其中的空白並加以探索:這個過程包含四個關鍵步驟:選擇一個領域、學習足夠的知識以達到前沿、發現知識中的空白、然後探索有前景的空白。
  • 努力工作是做成偉大事情的必要條件,但要確保工作內容是你真正感興趣的:經驗證據顯示,努力是不可或缺的,而深厚的興趣會驅使你比單純的勤奮更努力。
  • 不要過度規劃,保持「順風而行」(staying upwind)的策略:大多數想要做偉大工作的人,最佳策略不是制定過多的計畫,而是在每個階段做那些看起來最有趣且能為未來提供最佳選擇的事情。
  • 學會自我欺騙以克服開始工作的惰性:工作總是有「啟動能量」,無論是每天開始還是啟動一個新專案。你可以告訴自己一些「謊言」來跨越這個初始門檻,例如「我只讀一下目前的進度」或「這會有多難?」。
  • 要特別警惕「專案式拖延」,這是最危險的拖延形式:這種拖延通常會偽裝成「在忙別的工作」,讓你難以察覺。擊敗它的方法是偶爾停下來問自己:「我正在做我最想做的工作嗎?」。
  • 持之以恆地工作,因為工作的累積效應會帶來指數級增長:偉大成就的關鍵在於一致性,而不是每天完成大量工作。例如,每天寫一頁,一年就能寫一本書。這種複利效應在學習和培養受眾方面尤為顯著。
  • 有意識地培養你對領域內作品的品味,並力求做到最好:除非你知道什麼是最好的以及它為何最好,否則你不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不求最好,你連好都做不到。
  • 保持真誠與正直,避免矯揉造作:真誠的核心是智力誠實,這不僅是一種美德,也是力量的來源。你需要敏銳的洞察力來發現真相,而智力不誠實會扭曲你的判斷。同時,要積極樂意承認錯誤,因為承認錯誤後你會獲得自由。
  • 擁抱原創性,它是一種思維習慣:原創想法不是刻意追求的,而是來自於嘗試建造或理解略微超出能力範圍的事物。透過交談、寫作、改變環境或在不同主題間旅行,都能幫助激發新想法。
  • 尋找那些看似「瘋狂」但實則「正確的瘋狂」的想法:新的想法往往在初期顯得不合常理,因為它們通常需要你改變看待世界的方式,修正舊有的模型。要捕捉「模型崩潰」的跡象,而不是避開它們。
  • 選擇問題的原創性甚至比解決問題的原創性更重要:人們往往在選擇問題上過於保守,但偉大的洞見和發現新領域的關鍵,往往在於提出了「正確」的問題。一個真正好的問題本身就是一種部分發現。
  • 對未解之謎保持「豐富」的心態,並對它們感到困惑:原創性部分源於困惑,能夠接納世界充滿謎團,但又渴望解決它們。最重要的是,要「多產」,嘗試大量不同的事情,從而增加發現新事物的機會。
  • 從小處著手,並透過不斷迭代來完善作品:偉大的事情幾乎都是透過連續版本逐步演進而來的。快速推出初始版本,然後根據回饋不斷改進。如果早期版本被視為「玩具」,這反而是個好兆頭。
  • 趁年輕時充分利用年輕的優勢:精力、時間、樂觀和自由。年輕時擁有最多的時間,可以將其用於看似「輕浮」但實際上有價值的探索,例如出於好奇心學習新事物,或在某方面變得異常精通。
  • 尋找最優秀的同事,他們的品質比數量更重要:優秀的同事能帶來驚人的洞見,激勵你,並提供反饋。與你希望成為的人一起工作,因為你將會變成他們那樣。
  • 培養和維護自己的士氣,這是所有雄心勃勃專案的基礎:保持樂觀、將挫折視為過程的一部分、區分「好的痛苦」(努力的標誌)和「壞的痛苦」(傷害的標誌),並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如運動、飲食、睡眠),都能有效地提升和保護你的士氣。
cmd + /